首页

教案夕阳乎,朝阳乎《登鹳鹊楼》释疑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

时间:

2020-09-18

|

推荐访问

【www.cnfzdj.com--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提要:

  多少年来,关于白日依山尽的解释众说纷纭,有的说写的是朝阳,有的说写的是夕阳,还有的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也有的稀里糊涂、模棱两可,这给小学语文教学《登鹳鹊楼》一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也在小学师生中造成了不必要的混乱。本文作者通过多角度的剖析,确认白日依山尽写的是夕阳,从而解决了一个长期以来人们争论不休的问题。

  关键词:

  王之涣 鹳鹊楼 中条山 黄河 蒲州 白日依山尽 朝阳

  夕阳 旁证 梦溪笔谈 插图

  正文:

  每年笔者都要带师范生到小学实习,而几乎每次都有人问:王之涣《登鹳鹊楼》一诗(见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31课)中的白日写的是夕阳还是朝阳?老师们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呢?笔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经过了解我们发现:现在老师手中有好多种参考书,它们对白日依山尽一句的解释很不统一。

  有的说:此句中的白日是明亮的太阳、依是从、山乃中条山、尽是山的尽头,整句诗的意思是明亮的太阳从中条山的尽头升起(如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小学语文备课手册》、华中师范大学1987年出版的《六年制小学语文备课手册》等);

  有的说:此句中的白日是太阳,本课指夕阳、依是靠着、尽是没,这样整句诗的意思变为夕阳靠着西山(注意:此说法未说诗中的山是中条山)渐渐下沉,最后看不见了。(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案(5)》、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小学语文备课大全第二编》、南海出版公司1991年出版的《唐诗三百首精华赏析》等);

  有的既承认诗中白日为黄昏时的太阳、依是靠着、挨着、尽是太阳即将全部西沉,同时又承认诗中的山是中条山,结果整句诗的意思又成了:太阳沿着中条山慢慢落下去(如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唐诗合选》、山东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唐代绝句选》,以及少年儿童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唐宋诗选讲》等)。

  毫无疑问,按第一种解释,白日依山尽写的是朝阳;按第二种解释,此句写的是夕阳;第三种解释则犯了自相矛盾的兵家之忌(其中道理后述)。

  那么,权威的小学语文教学参考书上是怎样解释的呢?请看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五年制小学语文教学参考书》(第四册),它说:白日依山尽中的白日是指明晃晃的日光,并不是太阳本身、依是顺着、随着、山指中条山、尽是尽头,整句诗的意思是明亮的阳光照着远处连绵不断的中条山,一直到天边(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教案(4)》秉承了这种说法)。多有意思,它竟然回避了这样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既不说它是朝阳也不说它是夕阳,你把它理解成朝阳也行,理解成夕阳也未尝不可。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使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无所适从,使各地教师对此诗的解释大相径庭。当然,还得感谢他们,因为他们毕竟还在该书的资料中点了一句,说对白日依山尽的解释有几种说法,但谁是谁非它未提供任何证据,也未作任何评论。看来朝阳夕阳之争仍大有讨论之必要。

  在讨论朝阳夕阳问题之前,有必要先介绍一下鹳鹊楼和中条山的位置。笔者翻阅了多种版本的唐诗注释,一般都讲:中条山,位于山西省永济县东南部,为太行山之支脉;鹳鹊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县西南古蒲州城上,面对中条山,下临黄河,后被大水冲垮。从方位上看,中条山在东南,鹳鹊楼在西南,这一点在解释白日依山尽一句时不容忽视。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在蒲州条中说:蒲州,古州名,位于晋、陕交界,黄河东岸,永济境内,黄河从其西侧自北向南流,中条山在其东面,故面对中条山,下临黄河应理解为东朝中条山,西临黄河,或者说黄河与中条山分别位于蒲州或鹳鹊楼的西侧与东面,而不在蒲州城或鹳鹊楼的同一方向上,记住这一点也很重要。

  不难理解,如果既承认此句写夕阳,又承认诗中的山是中条山(把整句理解为太阳沿着中条山慢慢落下去),则说明注释者自己对鹳鹊楼、中条山的相对方位模糊不清,其解释仅凭直觉而已(当然,在欣赏诗词时,这种直觉是很重要的),免不了要犯自相矛盾的错误。再者,如果王之涣诗中的山确实是指中条山,而且诗中明确地含有升起的意思,那么此诗写朝阳无疑。然而,遗憾的是王之涣并未注明他此诗中的山乃指中条山。相反,一句白日依山尽却极鲜明地流露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惜恋,似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之意,读后给人心头罩上了一层淡淡的阴影,使人产生一种近于消闷、沉重之感,似乎在人眼前勾绘出一副落日西沉的萧条景象,使人感觉到太阳正在下落,美好的时光已经不多了(职工教育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诗海采珠》中有类似说法)。试问,如果诗人看到的是正在冉冉升起的朝阳或阳光普照大地,他会写出如此之情感吗?情与景能融在一起吗?不会,任何一首借景抒情、触景生情之作都不会落此败笔。换句话说,如果作者看到的不是夕阳,那么他在诗中流露出的那种情感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从字面上看,白日依山尽总共五个字,其中没有一个字含有升起的意思,显然朝阳论大有主观臆测之嫌;同理,五个字中也没有一个含有照着什么、一直到天边的意思,所以人教社的解释不免显得生硬、主观、苍白无力;相比之下,倒是夕阳说更令人信服,你看:尽是没、下落、沉的意思,依是靠近、依傍、挨着的意思,解释成夕阳靠着西山(而非中条山)渐渐下沉岂不是合情合理、顺理成章吗?我们还可以根据本诗的前两句来分析作者的观察顺序:作者登上鹳鹊楼,险要的地势使作者产生了居高临下的感觉。他极目远眺,看到了远方的群山及落日的余辉——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然后由远及近又看到了脚下奔腾的大河,继而目送大河经楼前脚下滚滚南去,在远方折向东流,归入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处望到远方、由西方望到南方、望到东方,并由眼前景虚化为意中景。不难发现,这整个观察过程是连续的,而且是站在鹳鹊楼上向西(黄河的对岸),然后向南再向东观察的。单就白日依山尽而言,系西望景,这就意味着此句写的是夕阳。这种推测还可以从小学语文教材上的插图得到印证。就是说:为原诗配插图的人亦认为此诗是夕阳(见后边的分析)。据查,《唐代绝句选》、《唐诗鉴赏辞典》的作者也持这种观点。大家尽可以想象,如果作者先到东边看中条山,再到西边看黄河,那么势必造成观察过程的中断,前后两句之间那种一意贯连的逻辑关系就难以解释了。再从写法上看,诗的前两句极力造成一种沉重、空虚、怅惘的气氛(这也是作者当时的切身感受——它来自对自然景象的直觉),虽然不失壮阔、雄浑,但却把人带进了一个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界(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作者看到的不是落日夕阳,他绝不会有这种感受,有这种直觉,他手法再高明,也不会渲染出这样的气氛)。而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急转直下、即景生意,形成一个大的起伏,让人的心情豁然兴奋,突然由失望转为希望,向读者展示出一片新的天地,让人尝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而且它以写眼前的事物极其自然地道出了一个富有哲理的问题(这是作者理性的反映),这种手法别翻新意,出人意表,读完使人耳目一新,意兴纵横,余情不尽,特别是后两句,因为有了前两句烘托的气氛,更显得含义精微、意味隽永,读来使人精神振奋,昂扬奋发,也许这正是这首诗写法上的精妙之处。

  我们还可以引用二点旁来说明白日依山尽写的是夕阳。

  其一,大量地翻阅唐诗宋词会给人留下极强烈的印象:唐朝的诗人们似乎都有赏晚景、看日落(再就是对月思吟)的嗜好,因而留下的诗篇中不乏夕阳、日暮(再就是咏月)之作,如:《暮江吟》(白居易)、《山行》(杜牧)、《乐游原》(李商隐)、《晚次乐乡县》(陈子昂)、《日暮长江里》(储光羲)、《晚泊浔阳望庐山》(孟浩然)、《山春房事其二》(岑参)、《渭川田家》(王维)、《襄阳歌》(李白)、《黄鹤楼》(崔颢)、《暮过山村》(贾岛)、《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韦应物)、《堤上行其一》(刘禹锡)、《南国十三首其一》(李贺)、《骆谷晚望》(韩琮)、《咸阳城西楼晚眺》(许浑)、《落日帐望》(马戴)等等;与此相反,写朝阳、日出的诗篇却不多见;

  其二,翻开权威性的著作看看,几乎众口一词,都讲白日依山尽是写夕阳。如: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鉴赏辞典》、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生词语手册》(修订本)、中华书局出版的《唐人绝句选》、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唐诗三百首新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学史(二)》等。

  人教社教学参考书上的解释虽然理解为朝阳、夕阳都可以,但从文字表述(见前)上看应该说理解为夕阳更合适。试想,如果是朝阳从东边照过来,只能照亮中条山的东坡,在鹳鹊楼逆光而看,又如何看到明亮的阳光照着远处的连绵不断的中条山,一直到天边呢?反过来,如果是夕阳从西边照过来,在鹳鹊楼上看,明亮的阳光照着远处的连绵不断的中条山,一直到天边似乎更说得过去。

  总而言之,白日依山尽写夕阳言之成理,言之有理,无可辨驳。

  那么,为什么会有朝阳一说呢?

  原来,大凡选录《登鹳鹊楼》者无不引用宋代沈括著的《梦溪笔谈》中的几句话为鹳鹊楼作注:河中府鹳鹊楼,三层,前瞻中条(山),下瞰大(黄)河,唐人留诗者甚多,唯李益、王之涣、畅诸三首能状其景。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县——笔者注)之鹳鹊楼共有三层,登楼远眺可以看到雄伟的太行山支脉——中条山,向下俯视则可看到一泻千里、奔腾汹涌的黄河,唐代诗人在这里留下诗赋者很多,其中只有李益的七言律诗(即:鹳鹊楼西百尺樯,汀州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知长,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笔者注)、王之涣的五言绝句(即: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笔者注)及畅诸的五言绝句(即: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笔者注)能写出鹳鹊楼的旖旎风光。不难看出,朝阳一说正是由前瞻中条(山),下瞰大(黄)河而来。因为中条山位于鹳鹊楼的东面,如果王之涣诗中的山是指中条山,那诗中的白日一定是东方的朝阳。但如前所说,王之涣并未注明他此诗中的山是中条山,况且,王之涣写诗在前,沈括著《梦溪笔谈》在后,《梦溪笔谈》中的几句话也并非专门为王之涣的诗作注,所以,他们两人谁都未说此山即彼山。可见,单凭《梦溪笔谈》中的几句话并不能认定白日依山尽中的山就是中条山。否定了王之涣诗中的山是中条山这一推理基础,朝阳说便不攻自破了。提出朝阳说的人还有一条理论根据,那就是课本插图,他们认为画面上有日也有光,根据地理位置看,是一轮旭日(见华中师范大学1987年出版的《六年制小学语文备课手册》)。大家知道,课本插图是后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上的,它本身不能作为解释原诗的依据,即使可以,也得不出朝阳的结论。如前所述,鹳鹊楼所在的古蒲州城位于黄河东岸,其对岸必定是西岸。从插图上看,太阳位于对岸远方的群山丛中,与鹳鹊楼隔黄河遥遥相对。由此可以推断,这时的太阳是夕阳,图中的群山是鹳鹊楼西面亦即黄河西岸的山地而非中条山(中条山位于鹳鹊楼的东面),这说明画插图的人亦认为王之涣诗中的山不是中条山,白日依山尽写的是夕阳。再有,这是一幅景观图,是不能用平面地图上确定方向的一般法则(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定向的。如果说这幅图有问题的话,笔者以为,它的问题在于黄河流向。我们已经知道:鹳鹊楼在黄河东岸,这里的黄河实际流向是自北而南。反映在插图中,流向应该是自右下向左上,但图上反映不出来,甚至因为透视角度的关系,给人留下相反的印象。建议在教材再版时,对插图略作修正,至少每个小学语文教师要明白这一点。

  综上所述,朝阳说理论根据不足,甚至完全错误。白日依山尽中的白日系夕阳无疑。

  问题解决了,但似乎言犹未尽,这件事告诉我们:

  (1)参考书不宜滥出,滥则无益;

  (2)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要有辨别知识科学性的能力;

  (3)著书立说者要对社会负责,成文则有理有据,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混乱。

  注:

  本文刊于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教学研究》杂志1992年第四期上,曾参加山东省中青年教师教学论文比赛获二等奖(最高奖次),入选《中小学教育教学论集丛书》后曾对原文个别地方作了增删和改动,特此说明。

  参考文献:

  (1)《唐诗鉴赏辞典》陈邦炎撰稿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月12月第一版第72页

  (2)《五年制小学语文教学参考书(四)》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1982年第一版第120页

  (3)《小学生词语手册(修订本)》

  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月1月第二版第226页

  (4)《唐诗合选》杨业荣新注

  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2月第一版第154页

  (5)《六年制小学语文备课手册(五)》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5月第一版第28页◆

延伸阅读
一、教学要求  1 通过看图和学文理解内容,学习小站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旅客服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2021-04-12
《威尼斯的小艇》中残破的桥梁横在水上一语,有的认为并非真的(写)桥梁残破,而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2021-04-12
一、教材分析:  本文讲了和氏璧名字的由来。楚国的卞和两次献璧,都被定为欺君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2021-04-11
一、播放燕子翻飞的课件  二、理清课文线索,体会作者的观察方法  1.第一自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2021-04-11
在听了《鹬蚌相争》这节课后,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语文课的艺术魅力.我发现一门好课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2021-04-11
学习目标  1 认识氏、兽等7个生字,会写差、抵等14个字,正确读写传说、寸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2021-04-11
在华老师的课堂上,我们真正体会到了《荷花》这篇经典美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也从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2021-04-11
教学目标:熟读课文,领会爱心能创造奇迹,并能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2021-04-11
一、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兴高采烈造句。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2021-04-11
《七颗钻石》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2021-04-11

图文推荐

  •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