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史料新情景历史试题的解答技巧

教师论文 |

时间:

2021-04-12

|

推荐访问

【www.cnfzdj.com--教师论文】

新史料新情景历史试题的解答技巧  

 

 

近三年高考历史试题的构造样式,不管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最基本的只有两个,一是传统的直接问题,如2006年全国高考卷I第37题的第4问“简述从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2007年全国高考卷I第40题的第1问“指出1141年南宋与金‘绍兴和议’所确定的双方分界线”、 2008年全国高考卷I第23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朝鲜半岛形成两个国家。对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朝鲜半岛状况的正确表述是”等,都是传统的直接问的试题。二是通过史料后的问题,即通过新的史料构造新情景的试题①,如下表:

 

2006-2008年全国高考卷I选择题中的史料选择题

 

2006年/12题

2007年/12题

2008年/11题

1题

8.3%

6题

50%

9题

81.8%

 

2006-2008年全国高考卷I非选择题中通过史料后的问题

 

2006年/37题4问、39题2问

2007年/38题4问、40题题2问

2008年/37题4问、39题2问

37题3问

39题2问

83.3%

38题3.5问

40题1问

75%

37题4问

39题2问

100%

 

说明:2007年第38题第4问:“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对华援助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这一角度,说明美国为什么对华援助”。此问的后一个问题,是不需要依靠材料作答的问题,所以,整个此问可以视为0.5个材料问答题。

 

通过上表可知,近三年来的高考试题,选择题中的史料选择题越来越多,2008年竟达到了81.8%,较之2006年增加了10倍以上;非选择题中必须通过史料才能作答的问题,三年的比例都很高,2008年竟达到了100%。通过历史材料,营造新的历史情景,编拟历史试题,是近三年来高考历史试题最突出的构造样式,或者说是最基本的特点。要应试,我们就应该下大力气研究。对于我们中学教师来讲,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如何解答新史料新情景的历史试题。

 

如何解答新史料新情景的历史试题呢?

 

首先说史料选择题的解答。

 

读2008年高考及其以前所有高考史料选择题,就所需要的应试能力而言,一是识记,二是理解,三是技巧。如若题干或题肢中的史料直接抄录于教材,或直接引用于教材上的某一言论,对于学生来讲,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就是识记,只要将教材所述记住了就能够作答,并答对。如2006年第20题的“图4”,只要记住教材上的《德意志统一》地图和教材上的相关文字就行了。但是,近三年来高考中的这类试题,除了需要识记外,同时需要理解。如2008年第17题的题枝“中国与英、美两国签约,宣布废除英美在华治外法权等特权”这一教材上直接有的知识,所对应的是要对题干“美国《时代周刊》评论,1943年1月相关外交文件的签署‘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列强之间关系的新纪元’”的理解。再如2008年第18题题干中“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也是教材上直接有的言论,但所对应的题枝“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改变了教材“成了国家的主人”的说法,这也需要一点理解能力。

 

需要理解能力作答的史料选择题,占所有史料选择题中的绝大多数。如2007年的6个史料选择题,需要理解能力作答的试题达4个,占66.7%,还有第18、19两题则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之上才能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说,是100%。2008年的9个史料选择题,需要理解能力作答的试题达7个,占77.8%;根据上述所论,第17、18两题也是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才能作答的试题。所以,需要理解能力作答的试题,也是100%。

 

此文主要说技巧。

 

选择题四选一的结构形式,决定了其解答技巧存在的必然性。这一技巧主要应用于干扰项较强之时,若干扰性不强,凭借直接记忆或准确理解就能够找到正确的答案,这一技巧也就不重要了,甚至可以说就不需要了。这一技巧就是:

 

一、反复比对两个或三个,有时甚至四个干扰项,最拿不准要被排除的选项,就是试题的正确答案。如2008年第13题:“一位在华美国人士在评论近代中国的一部著作时说:‘它是因中英战争刺激而产生的一部成果。我们认为它将极大地摧毁傲慢心态,驱散中国统治者和学究们的愚昧无知,证明他们所属的并非地球上的惟一一个国家。’该著作的作者是A.姚莹B.徐继畬C.郑观应D.严复”。A项对于应选B项的干扰性强:一是这两个人在教材上被编撰在一起,是作为同一主题下的内容,这就易混淆;二是姚莹和徐继畬两人的著作都是“因中英战争刺激而产生的一部成果”,都能“证明他们所属的并非地球上的唯一一个国家”。如果考生没有记住和理解教材小字部分中关于这两个人著作的叙述和评价,对此是很难决定选项的。但若考生反复比对这两个人著作的名字(这是考生必须记住的。如若这两个人的著作名字记不住,在此就谈不上“技巧”的应用了,而只能“猜”了,以碰那个有25%机率的运气),A项是“康輶”,B项是“瀛环”,前者只讲中国的西康一带,后者讲的却是全球和世界,所以,后者也许更能“证明他们所属的并非地球上的惟一一个国家”,所以,B项较之于A项是更应该被保留的选项。

 

二、对于干扰性最强的选项进行反推,让其暴露出“矛盾”以排除之。如2007年第13题,陈寅恪关于“武周之代李唐”是“社会之革命”的评述,其干扰性最强选项是B项:“女皇当政,任用女官”。对此“反推”:“女皇当政,任用女官”,一是此前历史上有无女官?教材上对此没有提起过,说不清楚,既然如此,作为必选项,就不保险了;二是女皇当政,只是“个人”问题,不可能等于“社会革命”。所以,B项是不能选择的。

 

对于“游离”教材和史料的选择题②,虽然依靠考生的“正常”能力难以做出来,在相当程度上要靠运气去猜,即使如此,也有猜的“技巧”。2008年全国高考卷I第15题,笔者认为是一道“游离”教材和史料的选择题,依靠考生的“正常”能力是无法做出来的,但若使用一定的解题技巧,也可能做对该题。“1920年,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谈到‘科学万能说’时,认为它‘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梁启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A.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遇到阻碍,B.科学技术在欧洲的发展水平很高,C.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中成为战争工具,D.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减缓”。此题题干告诉我们的信息有:1920年、梁启超“欧游”、梁启超本人对“科学万能说”的否定态度。此题题枝A项说的是中国、B项说的是科技水平高、C项说的是科技成为世界大战工具、D项说的是科技发展速度减缓。因为题干的这些信息与选项的作答确实都难以对应,很难准确判断梁启超针对“科学万能说”为什么能得出“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了的结论,所以此题按正常的逻辑关系,无法作答,只能靠“猜”。如何“猜”?因为科技“从前”就没有在中国“猖獗”过,所以A项要排除;因为科技“不能”“猖獗”了,与科技“发展水平高”是自相矛盾的,所以B项要排除;根据自己的历史知识,我们知道科技的发展速度在1920年前后不但没有减缓,反而正在加速,所以D项也要排除;如此,只好选C项了。选C项的确又没有什么道理,因为逻辑上无法将梁启超的这句话与一战联系起来。最有可能“联系”的是“猖獗”一词的贬义性质,这一“联系”当然不是逻辑联系,所以是不可靠的联系。虽然是不可靠的联系,也得“联系”,不然,就没得选了。所以,此题要想得分,只能依靠“排除法”这一解题技巧的如此运用了。

 

再说史料问答题的解答。

 

如何解答史料问答题?根据已有史料问答题看,现今史料问答题的设问要求大致上可以分为五种类型:概括类、比较类、说明类、评价类、启示类。比照考试大纲关于解题思维的四个过程,解答这五种试题类型的办法见下表:

 

史料问答题的类型及其解题方法

 

试题类型

设问形式

思维过程

失分原因

解题方法

概括

根据**归纳概括**;根据**分析、概括**;等等。如2006年全国高考卷I第37题1、2、3问,2007年全国高考卷I第38题第4问(前半部分)等

获取和解读信息,提取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归纳概括相关问题。主要是前两个过程

不能充分利用材料或所学知识而使答案不全面、不完整

结合设问分层次阅读史料,从宏观上抓住史料或教材的“纲要”作答

比较

比较**指出**异同;根据**指出**区别或共同处;等等。如2007年全国高考卷I第38题第2问、2008年全国高考卷I第37题第2、4问等

获取和解读信息,提取有效信息,调动所学知识,分析比较历史事物,指出(论证和探讨)相关问题。主要是前三个过程

一是不能抓住史料或教材中结论性、关键性的话语作比较,即不知所比;二是比较的角度太窄太少

结合“比较”要求阅读史料,找出比较项,明确该题考查的中心问题或价值之后作答

说明

根据**说明**原因、意义或影响;结合**说明**结果;等等。如2007年全国高考卷I第38题第4问(后半部分)、2007年全国高考卷I第40题第2问等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所学知识,论证说明(描述和阐述历史事物)相关问题。需要四个过程

一是脱题,不是“根据**”来说明问题;二是“说明”不完整,没有将史料中的有效信息用完

根据“说明”要求阅读史料,找出史料或教材上需要“论证”的理由作答

评价

根据**评价**等,如2008年全国高考卷II第37题第3问;结合**分析**原因、意义或影响等,如2006年全国高考卷I第39题第2问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所学知识,辩证客观地分析评价历史事物或历史观点。需要四个过程

一是唯物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点的基本观点缺乏,使自己的分析评价,一缺深度,二缺广度;二是逻辑性不强,答案要点混乱

根据“评价”的要求阅读、分析史料,定准评价的史学观点,围绕试题设问的中心作答(若遇“开放性”要求时,要围绕试题中心尽可能调动自己所学)

启示

从**中得到的启示。如2006年全国高考卷I第37题的第4问、卷II第38题第4问

需要四个过程,但主要的是第四个过程

一是不能依据某一观点谈启示;二是不能从借鉴现实的角度谈启示;三是只谈某一点启示而遗漏众多的启示

在明确此题价值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熟悉的史学观点,以相应的社会热点为参照作答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总结出史料问答题解答的一般步骤:

 

1.阅读设问,明确这道试题所要考查的历史问题,由此明确这段史料所讲的大致内容和包涵的相关问题。其好处是能一下子明确阅读史料的方向和目的,做到心中有底,并能节约时间。

 

2.带着设问阅读史料,并划出有效信息。史料中的时间、人物、出处等这些基本要素不能放过。“时间”中有历史背景、阶段特征等;“人物”中有重大史实、阶级关系、国家利益等;“出处”中有时代背景、阶级立场、史学观念等。

 

3.综合史料信息,明确史料撰述的中心问题和撰述这一中心问题的方式,读懂、理解这一史料。

 

4.将试题的设问与史料的中心问题结合起来,根据给分多少腹稿答题要点。

 

5.“四化”答题:段落化、序号化、要点化、结论化(简洁化)。

 

针对“新史料新情景”试题,从应试的角度说,我们所要下的基本功夫,一是增强学生阅读新史料的能力,二是训练学生解答新史料新情景试题的方法。

 

后附几例自编新史料新情景试题,供参考。

 

注:①所谓“新史料”,并不是真正史学意义上新近发现或公布的史料,而是对学生而言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包括中学老师在内,是学生和老师们没有见过的历史材料。②“游离”教材的试题,即脱离教材、脱离史料的试题。这类试题,主要反映在它的答案上。这类试题的答案,通过教材提供的知识,通过试题提供的史料,都不能作答。这类试题,实际上是失败之题。如2006年高考卷I第37题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答案中的“少数民族内迁与融合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刚劲、豪爽、活泼的多民族色彩”。这一答案,一是在教材上没有这一知识,就设问而言,也无法从教材中“拓展”出这一结论;二是试题所提供的史料,也无法得出这一结论。所以,这是个学生无法做出来的答案。这种既脱离教材,又脱离史料,学生无法做出来的试题,我辜妄称之为“游离”型试题。另外,这一答案本身也难以符合历史真实。这一答案告诉我们:原中原的汉文化中没有“刚劲、豪爽、活泼”的色彩,这显然不符合历史真实。

 

附:新史料新情景历史试题

 

新例1:

日本学者儿岛献吉郎在其著作《诸子百家考》中说:“就全世界观之……,孔子之声望,已与释迦、基督颉颃。故予又曰孔子为世界之大圣人也”。孔子获得“世界大圣人”地位的主要原因是(C)

A.孔子一生历尽坎坷而不气馁的坚强意志 

B.办学成功使自己的学说得以后继传播

C.孔子的学说得到了后世人们的精神认可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的国家强化

 

新例2:

读白居易《朱陈村》诗:“……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白头不出门。……田中老与幼,相见何欣欣。……既安生与死,不苦形与神。所以多寿考,往往见玄孙。”由此关于唐朝有些农村的生产生活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自给自足 ②战乱、苛政较少 ③生活安定、人多高寿 ④商业活动少(A)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新例3:

“(晚明上海)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多或数十万两,……以故牙行(商行)奉布商如王侯,而争布商如对垒。”上述材料准确反映出的信息包括①上海棉纺织业兴盛 ②白银大量使用 ③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④商业竞争激烈(C)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新例4:

法国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

两种不同的选择对中国产生的影响不包括(D)

 

A.被动挨打,主权沦丧            B.统治者固步自封,妄自尊大

C.制约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D.加速了西学东渐的进程

 

新例5:

19世纪60年代的福建,“间有商人向外国人雇买洋船,仍须与外国人合伙。是不仅资其管驾之力,实须购其修葺之料也……”这一现象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影响是(D)

A.反抗封建势力的压迫        B.反抗外国资本主义的束缚

C.对封建势力妥协            D.对外国资本有依赖性

 

新例6:

在19世纪末的中国,“其貎则孔也,其心则夷也”,指责的是(A)

A.康有为的言论 B.梁启超的言论 

C.谭嗣同的言论 D.严复的言论

 

新例7:

1919年,《每周评论》指出:“巴黎的和会,各国都重在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非全世界的人都站起来直接解决不可。”中国人“直接解决”的表现不包括(A)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国民会议运动            D.五卅运动

 

新例8:

陈舜玉是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政府唐县“豆选”(老百姓用投豆子的办

法进行民主选举,豆子多者当选)的第一任女县长。这一史实不能说明的问

题是(B)

    A.“豆选”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抗日根据地实行民主政治制度

    C.妇女的政治地位提高

D.当时选民读书识字少,工作方式因陋就简

  

 

新例9:

1982年3月26日,中国外交部发表了一个只有三句话的声明:“我们注意到了3月24日苏联勃列日涅夫主席在塔什干发表的关于中苏关系的讲话。我们坚决拒绝讲话中对中国的攻击。在中苏两国关系和国际事务中,我们重视的是苏联的实际行动。”从中,对于中苏关系未来的发展最重要的信息是(D)

A.中国的外交政策,将进行重大的方向调整

B.中国的外交重点由意识形态的争论转向国家利益考虑

C.中苏关系依然紧张,中国坚决拒绝苏联对中国的攻击

D.对抗了30多年的中苏关系,有可能发生变化

 

新例10:

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在其科普著作《枪炮、病菌和钢铁》中说:“就整个新大陆来说,据估在哥伦布来到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印第安人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病菌,因此对它们既没有免疫能力,也没有遗传抵抗能力。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伤寒争先恐后地要做杀手的头把交椅。……一个曼丹人村庄里的人口在几个星期之内就从2000人急剧减少到不足40人。”从中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C)

A.病菌在西欧殖民扩张中是第一“杀手”

B.西欧殖民者非常野蛮残暴    

C.高度重视“全球化”进程中的负面影响

D.高度重视“旧大陆来的病菌”

 

新例11:

美国的史学家鲍德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纲》中说:“民族主义使人们对人类任何一部分的权利和利益漠不关心,……‘除了民族,其他一切均不在话下,而民族就是惟一和全部,就是人类思想和行动的最高指南’……”。鲍德温在此(A)

A.批评了极端民族主义  B.表达了自己的民族观念

C.肯定了民族解放运动  D.总结了人类历史的行为

 

新例12:

广岛、长崎的原子弹爆炸后,爱因斯坦认为自己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和遗憾是建议罗斯福研制核武器,“早知如此,我宁可当个修表匠”。这表明爱因斯坦(B)

A 认为自己的职业错了    B 反对核战争

C 知道了核爆炸的危害    D 反对战争

 

新例13:

丘吉尔在他的《二战回忆录》中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剧本来是很容易避免的,善良的软弱强化了邪恶的刻毒”。丘吉尔这句话的意思是(B)

A.第二次世界大战没有必然性

B.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绥靖政策有重大责任

C.捷克斯洛伐克的软弱助长了希特勒的野心

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是法西斯

 

新例14:

每年的4月22日被确定为“世界地球日”,其源自于1970年4月22日美国2000万民众旨在唤起众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和对资源合理利用的意识的大游行和集会。对此,下面说法正确的是①美国政府支持群众的游行和集会②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恶果③“世界环境日”的确定是人类理性的又一次觉醒④“世界地球日”与“可持续发展”两个概念在本质上是相近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新例15:

在2008年的美国大选中,奥巴马当选为美国总统,一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议论的热门话题。黑人当选为美国总统最早可能出现在(D)

A.1787年宪法颁布之后       B.1789年宪法修正案颁布之后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布之后   D.马丁?路德?金领导的黑人民权运动之后

 

新例16: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9分)

材料一:在“大跃进”时期,安徽农村深受其害。为了生产自救,少数农民自发地搞起了责任田:“定产到户,超额归己”。到1961年底,安徽省90.1%的生产队实行过或者正在实行责任田。刘少奇、邓小平、陈云等领导人对此给予了极大支持。但是,毛泽东出于“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考虑,很快否定了责任田。

 

材料二:首创包产到户的小岗生产队所在的安徽凤阳县,22年来没有为国家贡献1斤粮食,倒吃国家3.8亿斤粮食。实行包产到户后,1979年凤阳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了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

 

材料三:《邓小平文选》:“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1)为什么说在“大跃进”时期农村“深受其害”?(5分)其后是如何减轻“其害”的?(4分)

(2)“中国在西方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的原因是什么?(3分)如何理解邓小平所指的“建国以来,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2分)

(3)材料二中成就取得的原因是什么?(1分)从上述三则材料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4分)

 

参考答案。(19分)(1)为“以钢为钢”使农村劳动力资源受到严重影响;大量山林被毁,破坏了农业生态平衡;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农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5分)党中央在农村开始纠正“左”倾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七千人大会初步总结了“大跃进”的经验教训;部分地方实行“责任田”。(4分)

(2)闭关自守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3分)。中国拒绝资本主义中的先进东西;搞“意识形态”外交。(2分)

(3)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体制改革)。(1分)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尊重广大农民的自主选择;最高领导人要科学、民主决策。(4分)

 

新例17:

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英国的史学大师艾瑞克?霍布斯邦说:“无论什么时候,不管是在什么地方,只要有麻烦,就有《共产党宣言》。……今天的世界依然是麻烦不断的世界,因此,世人仍然需要《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在商业危机期间,总是不仅有很大一部分制成的产品被毁灭掉,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已经造成的生产力被毁灭掉。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在过去一切时代看来都好像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

 

材料二:《永远的马克思》(2008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随着华尔街金融危机的蔓延,自由资本主义受到广泛的社会质疑。在德国,马克思的《资本论》成为今年圣诞节的最佳礼品,销量比2005年增加两倍。据说,德国现任财长施泰因布吕克现在正在阅读《资本论》,这位在金融危机中焦头烂额、寝食不安的财长,现在成了马克思的‘粉丝’”。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只要提高工人工资,就提高了社会购买力,就可以消除经济危机的危险。这是完全不正确的:因为危机是资本运动不可避免的结果”。“某种社会理性对于整个的计划的作用是不存在的”。

 

材料三:次级信贷危机也称次级债危机,是指银行针对信用记录较差的客户发放的房贷而引起的危机。正常情况下,这样的客户很难从银行贷款。前几年,美国楼市火热的时候,很多按揭公司或银行为扩张业务,介入次级房贷业务。一般发放次级房贷,银行能收取更高的利率。最近,由于美国楼市往下走、利率不断升高,次级房贷借款人不能按时还款,次级房贷大比例的转化为坏帐,就形成了美国次级房贷危机。……从而引发金融危机……最后导致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

                  ──百度知道·商业理财

 

(1)《共产党宣言》为什么能成为解决世界麻烦的重要武器?艾瑞克?霍布斯邦对《共产党宣言》所下判断的依据是什么?(4分)

(2)请用“二战”后的典型材料证明材料二中马克思观点的正确性。(4分)

(3)从材料三中找出当前经济危机的原因,(2分)20世纪“三十年代大危机”发生的原因与之相比有那些相似之处?(3分)

(4)德国现任财长施泰因布吕克能从《资本论》中找到解决当前经济危机的办法吗?请简谈理由。(3分)

 

参考答案:(1)《共产党宣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成为解决人类共同问题的基本理论。(2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直到今天仍然一再发生,证明了《共产党宣言》的正确。(2分)

(2)二战后西方国家普遍实行国家福利制度,但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经济陷入“滞胀”状态。(2分)二战后西方普遍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但政府干预的作用有限,当前正在发生着的世界经济危机就是证明。(2分)

(3)由次贷危机(超前消费)引发金融危机,最后导致全面的经济危机。(2分)二者相似之处:信贷刺激加剧、生产盲目扩大、股市或楼市疯狂投机。(3分)

(4)施泰因布吕克也许能从《资本论》中得到启示,但不可能找到解决经济危机的根本办法,因为他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3分)

 

作者简介:男,1955年5月生,现工作于湖北省宜昌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湖北省特级教师,宜昌市首批正高职教师(“正教授”级中学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历史专业委员会会员、学术委员,湖北省历史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宜昌市教研中心教研员。曾先后撰写、主编了近10部专著,发表了近100篇文章。

延伸阅读
一、欣赏作品的分类美术教材的作品欣赏大致可归纳为四类:一是古今中外名作的欣赏,教师论文
2021-04-13
摘要: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高校体育社团的功能进行分析,教师论文
2021-04-13
问题:下面的标签各自的含义是什么,都能放甚么位置?{$Meta_Keywords教师论文
2021-04-13
摘要:体育游戏是以身体练习为内容,以游戏活动为形式的一种特殊锻炼方法。体育游戏在教师论文
2021-04-13
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教师论文
2021-04-13
今天拿去电脑城修,结果维修人员说是好的没问题。。偶尔碰巧能开机,但重启后就没反应教师论文
2021-04-13
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最好教的是死知识,教者只需“照本宣科”,但教师论文
2021-04-13
电脑没有声音是什么原因电脑没有声音怎么办 电脑没有声音的解决办法电脑没有声音是教师论文
2021-04-13
电脑没声音 小喇叭不见了之前安装了诺基亚E72I的ovi,PC套件。后来不知道教师论文
2021-04-13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角色异位提高学生素质谈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对高教师论文
2021-04-13
  •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