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学校正式招收外国留学生。学校现有12个教学院(系),33个本科专业。现有14门四川省精品课程,2个省级特色专业。汉语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化学、数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含哲学)、工商管理、体育等学科己取得副教授评议权。学校拥有2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

设有世界遗产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社区发展研究中心、乐山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峨眉武术文化研究所等6个校级研究机构。己获省、部、市级科研奖励100余项,在郭沫若研究、苏轼研究、旅游研究、世界遗产保护、仿酶催化研究等方面形成了较为突出的研究特色。学校遵循教学立校、科研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思路,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深化教育改革,走教育创新之路;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实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素质全面、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型人才,为基础教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学校连续四届荣获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获国家级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项。
2001年以来,学校先后5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学校。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被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四川省先进单位,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被教育部授予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学校等光荣称号。我校学生荣获全国数学建模比赛一等奖。舞蹈《雪域飞歌》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并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汇报演出。
2006年,学校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成为西部新建本科院校中第一个取得良好等级的学校。学校先后向社会输送了5万多名合格人才。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2003-2006年学校连续四年被四川省教育厅评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先进集体。近年来,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与深入,先后与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英国威尔士大学等国外大学、教育机构建立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每年到我校进行教学、学术访问与交流、科研合作等外籍专家、外籍教师以及我校出国深造、学术交流、就业的师生日益增多。学校始终秉承弘毅自强、笃学践行校训精神,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涵盖文、理、工、教、经、管、法等学科,在同类院校中办学实力较强、办学水平较高,有教师教育学科优势和相当影响的地方多科性教学型大学。周边环境 乐山古称嘉州,地处四川盆地西南部,距成都一百六十余公里,面积二万平方公里,人口六百二十万,辖区、县十七个。乐山建治的历史可上溯两千多年。西汉称南安,北周至隋唐又名嘉州,宋以后叫嘉定,因城南有至乐山,清初更名乐山。乐山古代盛产色香俱佳的海棠,又有海棠香国之称. 乐山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地灵人杰的文化之乡,眉山 三苏和当代文豪郭沫若,均为乐山地区人,同时,乐山又是一个旅游景点众多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其著名景点有小西湖、五通桥、寺出飞鸟外,青峰载朱楼的凌云寺、乌尤寺;建筑奇特的船形古镇罗城,以及夹江千佛岩,青神牛岩寺,眉山三苏祠、仁寿黑龙滩等,千山万景,尽收来,风情万种,姿态万千,近年来新发现的沉睡千年的巨型睡佛,又是令人眼界 大开,惊奇慨叹。
气候温和,风光绮丽,经济繁荣,物产丰富,是山青水秀的著名风景旅游胜地。雄秀天下的峨眉山和世界驰名的石刻弥勒佛造像--乐山大佛,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旅游者。 地貌复杂,气候多样的乐山,在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里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群落,生物资源极其丰富,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电话:0833-2276393 邮编:614000学校地址: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滨河路7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