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窦桂梅《牛郎织女》

【www.cnfzdj.com--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就一堂课来讲,教学最为重要的问题是教什么和怎么教。教什么决定了语文课堂的灵魂,怎么教决定语文课堂的品质。好的课堂应该是洁净灵魂与卓越品质的完美结合。关于教什么和怎么教,我想从叶圣陶老先生的两句话谈起。

  一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教什么与学习什么是应当同构的。就《牛郎织女》而言,我们必须思考学生学什么才是有价值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启示我们,学生学语文并不等于学课文(教材),教师教语文也并非教课文,而是用课文这个例子来教文字、教文学、教文化。这就意味着要充分挖掘例子的可能性,首先要看看我们可以用这个课文来教什么?然后才能在比较中辨别什么是有价值的?

  1、用这个例子可以教什么?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但毕竟也是个例子。它决定了教学内容的可能性,所以我们只有首先弄清由这个例子可教什么,才能再谈由例子决定的还可以教什么。

  (1)文字层面。牛郎织女故事通俗易懂。叶老的原文朴实无华、不饰雕琢,读起来琅琅上口。改编后的课文增加了一些文彩,形容王母娘娘对待牛郎和织女婚姻的态度时,用了暴跳如雷;形容牛郎上天追织女心情的时候用了心急如焚。按照一般故事的表达特点,开头从很久很久以前引出故事的起因,自然段间常用一天、第二天、从此这样的时间线索连缀。既保留了叶老作品的独特文风,有利于口口相传;同时,作为学生学习的典范,又具有值得模仿的价值。于是,对于文本中的这些有利因素,我们应当尽可能地提取,并在课堂上运用教学的艺术加以呈现。

  (2)文学层面。《牛郎织女》故事的结构意义不容我们小觑,先是两情相悦,然后是棒打鸳鸯,进而无奈分离,最后以另一种生命形态相聚。这样的模式是对人间爱情的真实叙述,反映了人们的一种向往,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特有的情态方式。这样的故事模式,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延续下来,以致后来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影响的爱情故事,几乎都延续了他们的相爱—拆散—分离—回归的模式。

  表现手法也是文学作品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牛郎织女》中突出显现有悬念、线索、情节等,如果能引导学生在与教材的对话中,理解并借助众多表现手法的烘托,体会故事的感情,勘透故事的主题,就将为拓展例子,运用例子作好铺垫,使后面以这例子为起点的引发不致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文化层面。《牛郎织女》是我国家喻户晓的民间爱情故事,它的源远流长并不是偶然的,它像一面历史镜子,从一个侧面记录了不同时期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民俗风情,体现了民族感情、民族道德、民族文化的形成,是汉族民间信仰的折光。其中的泛灵信仰和星辰崇拜,体现出汉族民间信仰的原始性;男耕女织的自然结构、老牛的出现及重要地位和作用,体现出汉族民间信仰的农事;仙女下嫁穷汉及王母娘娘的出现,体现出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最基本的思维方式。这样的文化内蕴即便不能全盘传递给学生,通过教学至少也应当进行起码的渗透,留有进一步深入探究的入口与线索。

  2、用这个例子还能教什么?

  在对教材本身进行了系统的解读与解构之后,我们借牛郎织女这个例子出发,在文学的海洋里漫溯,试图通过同构文本的广度拓展,带领孩子走入广袤的文学海洋。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也就是说,,例子带来的启发应更为重要。我们当然不能只囿于教材本身,还要看用这个例子还能教什么。

  (1)追溯文字流脉,引入中国古代诗文。

  今天的语文课堂呼唤语文本体的回归,摒弃肤浅的对话和浮躁浮华的课堂,倡导用语文的方式,教出浓浓的语文味道,上出真语文。这样的课堂要让学生得到语言能力方面的训练,更要对我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学文化有所积累、有所沉淀。于是,我们的第二课时聊故事后面的故事,就顺着故事的起源聊开去,以古代诗文进行穿插,了解《牛郎织女》故事的流变,引出学生课前的知识储备,语文不再拘泥于课堂,而是由课堂迁移到了课外,再将课外所得重新带回到课堂,在学生的头脑中由此搭建出一条完整系统的语文链条。

  追溯故事流变的过程中,学生先将《牛郎织女》带回到了先秦时代,《诗经小雅》:维天有汉,监亦有光。岐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睕彼牵牛,不以服箱。让我们了解到原来最初说牛郎织女的不成报章、不以服箱,是对贵族生活状态的一种讽刺。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本与爱情没有任何关系的故事,渐渐变为了一个神仙间的爱情故事,进而又演化成了人神之恋。追溯的过程随着《迢迢牵牛星》中脉脉不得语,以及《荆楚岁时记》等古代诗文作品一路走来,学生沿着这样的文学路线行走,改变的并不仅仅是对一个故事、一篇诗文的理解与体验,孩子们一生不计其数的阅读,或许就可以经由这样的引导而得以前行。[

  (2)贯穿文学主题,引出四大民间爱情故事。

  结合牛郎星和织女星的天文学趣谈,我们提出为什么不把他们想象成为母子、兄弟?而是一男一女?围绕这一问题,学生各自谈出了自己的理解,达成这样的共识:当时社会背景下,个体很难实现对美满爱情的自由追求,正是由于人们对纯洁爱情可望而不可及的强烈向往,才孕育了这样渊源流长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是这其中的经典,但除此还有哪些民间故事可以作为引证呢?

  籍此,我们再引入中国四大民间爱情故事中的其他三个:《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学生借助读书报告单,感受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两人追求爱情羽化成蝶的凄美;孟姜女盼夫心切,哭倒万里长城,纵身跳入坟墓的壮美;白素珍和许仙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过上了幸福生活的柔美。经由这样的柔肠百转、跌宕起伏,我们相信,这堂课对美满主题的认识,决不仅仅是一元思维的窄化视角,学生会领悟到无论是悲是喜,哪怕生死离别,哪怕化蝶,哪怕压在雷锋塔下,哪怕投河自尽,民间故事所要表达的,都是追求美满爱情的决心。

  (3)联系文化背景,引入不同版本。

  民间文学作为民间文化的重要内容,自然也深深地扎根于民间,所以《牛郎织女》最大的特点就是民间性,主要表现为故事本身口耳相传,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思想认识的变化,自然衍生出众多的版本。通过对《牛郎织女》不同版本的比较,重点以人物描写为突破口——比牛郎中,发现其他版本牛郎偷织女衣服的行为显得鲁莽冒失,于是就体会出课文里牛郎和织女在树林里相识了的含蓄内敛;比织女中,发现其他版本织女的大胆开放,对比课文中的织女,被王母娘娘抓走时,仅仅说了一句话快去找爸爸,从中体会织女的坚贞和对于牛郎的信任,应了戴复古的话入妙文章本平淡,等闲言语变瑰奇。民间故事尽管包含超自然、异想天开的成分,但终究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朴素平实的文风应当贯穿始终。

  如果说用《牛郎织女》这个例子至少可以教以上内容,那么哪些是有价值的?我们应当如何取舍?个人以为有两条判断标准,一是不是语文的,二是不是学生需要的。是不是语文的?当然关于语文应当怎样、学生需要什么,理解会因人而异,但不管怎么变,民间爱情故事的价值取向与主题指向不会变,那就是引导追求自由,促进生长美好的情感——这正是《牛郎织女》教学所依据的洁净灵魂。

延伸阅读
教学要求:  1、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感受黄果树瀑布声音和形态的特点。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2021-04-12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引导质疑:板书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1、看到这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2021-04-12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采访周博士手记》语文教案  ◆ 教材分析  文章以科学饮水为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2021-04-12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一篇记叙文,主要叙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的两件事。儿时的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2021-04-12
学习目标  学习小组内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学习根据研究的问题处理信息。  一、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2021-04-12
人教新课标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语文教案  《草船借箭》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2021-04-11
学习目标  继续撰写研究报告,修改完善研究报告。  教学过程  一、继续撰写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2021-04-11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儿童,他们特别需要理解、尊重、宽容。往往一个爱的细节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2021-04-11
课前准备  1 搜集关于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  2 西藏的风光图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2021-04-10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劳动的开端》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  《劳动的开端》是一篇表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2021-04-10
  • 推荐访问